在美国网络支付巨头Paypal出手收购创业公司Braintree之后,美国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Square或许应该重新审视其市场战略,即通过收购一家外部公司方式,以达到拓展其业务规模目的,同时采取更为开放的方式,从而向所有类型的公司提供支付和小型业务分析服务。
虽然
Paypal
已经将
Braintree
收为己有,但此前对
Braintree
感兴趣的科技公司并不仅为
Paypal
一家。
Braintree
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市,对于应用开发者很有吸引力。有传闻称,除
Paypal
外,
Square
也曾对收购
Braintree
很感兴趣。如果这种传闻属实,则表明
Square
正重新审视其市场战略,以便在支付市场上发挥重要角色。
三人同桌
美国科技资讯网站Readwrite
最近了解到,
Braintree
首席执行官比尔·雷迪
(Bill Ready)
、
Square
首席执行官杰克·多西
(Jack Dorsey)
以及
Square
首席财务官
(CFO)
莎拉·弗利亚
(Sarah Friar)
曾举行了会谈。
Readwrite
向雷迪求证此事时,他根本没有就此加以否认。
雷迪近日对Readwrite
表示:“我和多西、弗利亚认识,并对他们两人及
Square
怀有敬意。就像与其他产业人士交流一样,我们以前也曾进行过交谈。”只是我们尚不清楚他们此次会谈都谈论了何种话题。当然,他们之间可以讨论的话题也非常多。
(Readwrite
在向
Square
求证会谈真实性时,该公司一位发言人拒加置评。
)
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Square
和
Braintree
的主营业务:虽然两家公司都从事与支付相关的服务,但他们的产品及客户却几乎没有重叠之处。
Square
提供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实体信用卡刷卡器,以及提供针对苹果
iPad
平板电脑用户的收银机,其名称为“
Square Stand
”。除了这些硬件产品外,
Square
还提供收费固定的支付服务。
从消费者角度看,他们使用Square
刷卡器时,与自己多样以来的习惯并无多大区别:将信用卡拿出来一刷就行。如果说有改变,那就是
Square
能够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方式向刷卡用户发送收据,而无需再使用传统打印方式。商家
(
通常为小型商铺
)
、服务提供商以及店址不超过
10
家的小型连锁店,能够获得
Square
所提供更为精简的结账服务。虽然
Square
最近也通过推出“
Square
市场”而杀入电子商务领域,但总的看来,
Square
主营业务仍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商店商品销售和支付。
与Square
相反,
Braintree
充当的却是后台支付处理者角色,其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几乎没有任何认知度。在该公司创建时,其服务主要是充当
Paypal
及其他网络支付服务的替代性产品。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
Braintree
发现了一项盈利水平更为可观的新型业务途径:向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信用卡处理服务。
去年期间,Braintree
收购了个人对个人支付应用开发商
Venmo
。通过这种方式,
Braintree
面向消费者也有了自家品牌。在
Paypal
宣布收购
Braintree
之前,
Braintree
正着手将
Venmo
打造成移动钱包服务。通过该服务,用户一旦登录
Braintree
某款应用,就可输入自己的信用卡帐号,然后用户在使用
Braintree
其他客户端过程中,将无需再将输入自己的信用卡帐号。
提供便利
要说Square
和
Braintree
业务出现重叠之处,也就是各类服务。无论是通过对着智能手机发出口令来购买咖啡,还是使用
Uber
叫车软件后快速付费,相应支付完成后,这些信用卡帐号及相关信息将存储到一台服务器当中。
Square的多西近日在接受《旧金山纪事报》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希望能够负责处理每一起移动支付交易。”显而易见,如果
Square
业务范围仍维持在“小商家”实体环境当中,则多西的这种理想就很难得以实现。换句话说,
Square
还必须抓住虚拟世界当中的商机。
开放策略
有迹象表明,Square
正思索着如何将市场规模做大。一个迹象就是多西与雷迪的会谈。当然,如果
Square
真的收购
Braintree
,则会消耗
Square
大量人力物力,且将对
Square
的服务身份带来挑战。另一个迹象是,
Square
最近聘请了戈库尔·拉贾拉姆
(Gokul Rajaram)
以负责技术开发。拉贾拉姆曾在谷歌
(
微博
)
和
Facebook
工作,是一位软件平台专家。
在科技产业当中,“平台”一词的定义并不是那么严格。大量科技公司都自称运营着平台,但真正拥有自家平台的公司却寥寥无几。真正意义上的平台,应该是这样一种系统:在技术相互依赖的基础上而提供交换价值。平台运营商为其他软件开发商提供了基础和支持,以方便他们能够创建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。这些应用,反过来又创建了该平台的价值。
如今Square
似乎是完全独立运营。该公司组建了一整套涵盖硬件、软件和服务的整合系统。这种系统的优势是,一旦
Square
发发现了新商机,就能迅速强力出击而改进其产品性能。只是
Square
与其他软件开发商的互动性却很弱,这等于是
Square
在“孤军作战”。
Square此前已经开始对其业务控制权加以“松绑”。
Square
去年期间高调宣布,已同星巴克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。然而时至今日,这种合作的实际执行却令人沮丧不已:星巴克相应人员的培训工作没有做好,相应条形码也让消费者一头雾水。前不久
Square
又宣布,用户能够将数据从
Square
专利性软件
Register
当中输出到
Intuit
的
QuickBooks
当中。
上面这些举措,也只是Square
的实验性项目而已,目的是测试一下
Square
能否与其他服务商实现良好合作。但无论如何,
Square
最终还必须走上开放之路。
脱颖而出
诸如Square
这样的明星公司,肯定不能将业务规模增长希望寄托在
Paypal
等对手再次错过商机上面——在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业务崛起之时,就曾让
Square
和
Braintree
等占据了先机。虽然目前
Square
每年负责处理的支付资金已超过
150
亿美元,但其规模尚不到
Paypal
的十分之一。
而Square
一款有可能开启开放之路的产品,就是其“与姓名一起付费”的功能,目前该产品名为“
Auto Check In
”
(
自动签到
)
。该产品可成为提供给其他应用开发商的基础性服务,应用开发商也可借助
Square
的品牌优势而受益。消费者对于
Square
的这种信赖,与对待
Braintree
、
Venmo
并不相同
(
只是将其视为一种支付途径
)
。与消费者关系更为密切的
Square
将向智能手机发出这样的信号:在我们这儿,你们不需要重复输入信用卡帐号。
或许Square
永远也不会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
API(
应用编程接口
)
,毕竟它要负责处理公众的资金和商家的业务数据。但或许
Square
可以提供多个访问层,或采取邀请制的系统,以允许那些遵守
Square
规定以及为商店组建网站的开发者参与进来。
如何向这些开发者示好(Square
此前一直忽视了这一点
)
,无疑需要有些技巧。或许
Square
应考虑收购一家公司来达到该目的。其收购对象可以考虑旧金山的支付服务创业公司
Stripe
。这家公司与
Square
有着很多相似点:产品设计理念精益求精,都获得了一些知名投资者的支持。
Stripe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·科里森
(Patrick Collison)
一直坚持要做好客户服务,他的这种精神也与
Square
的企业文化相适应。如果科里森加盟,再加上新上任的高管拉贾拉姆,这种组合足以让
Paypal
首席执行官戴维·马库斯
(David Marcus)
和
Braintree
首席执行官雷迪担心不己。
Square是否应该在自己当前业务上增加一些内容,并将针对应用开发者的服务增加到硬件、软件和支付上面?如果没了这些服务,
Square
看上去似乎是在单腿走路。
河南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www.sdyiwande.com)始创于2000年,专注服务器托管租用,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综合电信服务运营商。亿恩为近五十万的用户提供服务器托管、服务器租用、机柜租用、云服务器、网站建设、网站托管等网络基础服务,另有网总管、名片侠网络推广服务,使得客户不断的获得更大的收益。
服务器/云主机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:
0371-60135900
虚拟主机/智能建站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:
0371-55621053
网络版权侵权举报电话:
0371-60135995
服务热线:
0371-601359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