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勿轻易泄露域名隐私信息
Djs.com和
FloridaHomes.com
等域名被盗,偷取域名的人意图将域名放在各大交易平台上进行拍卖,谁也没料到幕后黑手竟是投资者最亲密的高中朋友,实在让人不可思议。据了解投资者的域名帐户密码、安全信息等隐私信息,他的好友都一清二楚,然而此番信任却换来无情的背叛。对于域名的隐私信息,投资者千万不要轻易对他人透露,须小心谨慎。
域名超低价甩卖小心有埋伏
叠字母域名LLLL.com
曾以超低价甩卖,让不少域名投资者垂涎不已,域名投资者
Jacob
就自曝称被价格打动,但基于当时论坛账户一直未反馈而未能交易成功,后来查询谷歌才发现该域名为失窃域名。同样域名
448.com
被盗后,窃盗者也欲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快速脱手。投资者在收购域名之前,要辨别欲购买的域名是否“来历不明”,同时碰到好域名且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时,切勿轻易出手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Godaddy
被盗事件为何频出?
域名注册商Godaddy
出现被盗事件已经不是个案,
KOH.com
、
AGH.com
等
6
个域名就被“黑手”看上,被盗后试图在
GoDaddy
平台以
2000-2500
美元的起拍价出售,所幸部分域名拍卖被取消。域名
8t.com
、
jtm.com
和
wjm.net
等也均在
Godaddy
平台上被盗。早前国内域名投资者注册的包含“
qc
”的四声母域名,也是在
godaddy
遭黑手篡改资料,同期被修改资料的还有另外两个域名。据了解类似
GoDaddy
这样的安全机制对于域名的保护非常脆弱,若域名管理帐户或注册人邮箱被盗,域名都将失去保护。
原所有人仲裁夺回被盗域名
3字母域名
EZQ.com
被盗之后,
EZQuest
公司通过法律仲裁的手段,成功拿下该域名。地球村出版公司(
Global Village Publishing
),也巧用仲裁拿回被盗域名
gvp.com
。价值超
200
万的域名
22.com
和
90.com
就被转到
GODADDY
,域名原持有者向警方报案所幸成功追回。此类案件的成功率一般都较高,被告方是通过“黑客”手段盗窃和使用域名,具有恶意性,在证据资料俱全的情况下,盗窃者难逃法网。
如何保障域名安全不受侵害?
投资者疏于域名管理,注册邮箱使用弱密码等,易导致所持域名遭人窃取。域名等同于个人财产,钱财的处置方式不可疏忽,要有足够安全的防范意识,易名中国在安全上采用了包括手机绑定、上一次登录信息的提示、操作保护等安全措施,并新增域名安全锁服务,但是域名持有者却往往嫌麻烦不愿意启用和设置,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域名作为数字时代最重要的互联网资产,已经得到法律的认可,域名可用来公司抵债、转手交易创造价值等,域名被盗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,盗窃者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,域名财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