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生活已经成为国人追逐的热点,这也是为什么空气污染指数、食品安全等问题在当今中国如此凸显。其实,数据中心的健康也十分关键,从绿色数据中心,到虚拟化引导的灵动数据中心,无不在促进数据中心的健康。而去年年初淘宝去IOE
运动更是数据中心向健康瘦身迈出的重要一步。本文聚焦去
U(Unix)
,和您聊聊如何让云端数据中心更健康。
有一次去拜访某公安用户,介绍完容量规划工具Capacity Planner
之后,用户很兴奋地要求我们帮忙检测一下他们的
PC
和
Unix
服务器的负载情况。当时他们已经收到
Unix
服务器厂商的忠告,说他们的
Unix
服务器负载过重,建议他们升级
Unix
服务器。我们欣然接受用户的邀请,马上在用户现场安装了
Capacity Planner
。一周之后,检测结果出炉:
PC
服务器平均负载
6%
,而
Unix
服务器全是零。我们马上怀疑
Unix
服务器配置有问题,获得用户同意后再次检测,将精度调为
0.1%
。一周后的检测结果让我们和用户都大跌眼镜:
Unix
服务器平均负载低于
0.5%!
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国用户在重复着这个故事,但我们已经通过云计算榜样企业(
包括
Google
、
Salesforce
、
Facebook
、淘宝、腾讯等
)
见证了今日
PC
服务器的强大,这些拥有庞大数据中心、数亿用户群的业务应用,无不是通过
PC
服务器进行支撑。虽然有些厂商还是卖弄着
Unix
服务器的漂亮尾翼,告诉你如何通过加
U
来构建云数据中心,作为一个理性的、云数据中心的管理者来说,面对曾经无
U
不欢的传统数据中心是否也应该开启去
U
之旅了呢?少
U
的数据中心不仅仅可以极大降低
CAPEX
到
60%
,也已经被广泛验证可以大幅降低
OPEX
超过
1/3
。当然,少
U
或无
U
绝对不会牺牲我们对数据中心的核心诉求:可靠、稳定和灵活性。
2011年在美国参加
VMware
的全球用户大会
VMworld
,当时有一个专门针对
Unix
向
Linux
迁移
(
简称
U2L
,亦即去
U
运动
)
的讲座,现场人头攒动,当讲演者抛出问题:“在座的已经开始去
U
的朋友请举手?”我粗略估计了一下:至少有
40%
的朋友举手。当讲演者抛出第二个问题:“如果今天没有开始去
U
,但计划在六个月内进行去
U
的请举手。”又有约
50%
的朋友举起了手。由此来看,面对肥胖的数据中心,去
U
已经成为欧美用户的共识。当然中国有的用户也不甘落后,某城商联盟已经跟随
VMware
迈出了去
U
的坚定步伐,于
2012
年
7
月将基金应用成功迁移到虚拟化的
Linux
平台,不仅节约了成本,同时也提升了可靠性、稳定性和灵活性。某保险用户早就逐步淘汰了昂贵的
Unix
服务器,自动开始了减
U
瘦身强体之旅,他们的
CIO
也向我们印证了基于虚拟化
x86
的
Linux
平台的可靠性:“虚拟化的
x86
平台可靠性远超出
Unix
服务器,过去几年出的事故主要是
Unix
服务器,几乎没有
x86
服务器的事。”
x86服务器插上虚拟化的翅膀完胜
Unix
平台的佳话频传,很多用户都开始怦然心动,不仅仅是
x86
服务器厂家已经准备好了大队人马侍应左右,
x86
芯片厂商也都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和用户并肩作战。当然,昔日以虚拟化为本的
VMware
等虚拟化巨头也不甘示弱,不断推出的成功案例展示着他们的实力。但是,心动之后如何行动呢?
去U
运动并非多么复杂,只要遵循一般项目的四部曲就可以轻松实现,包括:评估、设计、实施、运行。当然其中的评估和设计是至为关键的步骤,没有充分的评估和合理的设计做保障,后面的成果就只能是镜中花了。
当然,对于习惯了与U
为伴的传统数据中心,去
U
还是让人有些不习惯,当然更多的是颇多顾虑,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也正常,去
U
运动该从哪里开始呢?实际上去
U
不是一蹴即就的项目,而是要规划好整个旅程。比如:如果你的系统以
IBM Power
为主,则应该从
Power 3/4/5
开始。因为即使是
Power 5
的平台,
IBM
也从
2012
年
4
月
30
日停止支持。没有厂家支持的
U
,一旦漏油就不堪设想,让他们尽快退出历史舞台本就是企业数据中心的当务之急。正好借去
U
的东风,进行数据中心的脱胎换骨,步入
x86
的虚拟化殿堂,为接下来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打下牢固的基石。当然,去
U
运动也要从应用服务器或者负载较低的数据库服务器下手,慢慢培养团队,积累经验,才能最终顺利啃下一根根硬骨头。
有了大量案例的在侧,有了专业团队并肩,有了可靠技术实现,您还在等什么呢?去U
运动必将是
2013
年中国企业数据中心的主旋律,怎么能少了您的参与?去
U
势在必行,无
U
数据中心更健康
!